{{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應嘉儀老師新品上架!

國際壺友單筆消費滿NT$100,000即可享有免運優惠!

應嘉儀老師新品上架!

國際壺友單筆消費滿NT$100,000即可享有免運優惠!

應嘉儀老師新品上架!

王亞平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
▎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

 

1952年生於江蘇金壇。
1976年畢業於江蘇省宜興陶瓷工業學校。

 

四十多年專業從事紫砂藝術品的創作研製工作。作品風格在中國工藝美術界和陶瓷界和而不同、卓爾不群,得到行業內的肯定和讚許。三十多次榮獲全國性藝術評比的金、銀、銅獎項;作品連續兩屆入選第十屆、十一屆全國美展。 
1990年創寫「新爨體」榮獲全國最高獎項,並被國家作為使用新字體。多篇專業學術論文在全國核心刊物發表;多件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藝術館收藏。

 

亞平是位富有創新情懷的藝術家,他以紫砂為起點,作品承載起豐厚的歷史文化傳承。王亞平的紫砂藝術創作形式涉獵面廣泛,有壺、盤、罐、缽、瓶、壁畫等系列,在這些不同的系列中,我特別欣賞他的文字陶刻,其實他的文字陶刻能體現王亞平符號化的藝術思維與符號化的藝術行為。

 

亞平長期的創作,如他所說領悟到「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傳統裡,漢字書寫閃耀著民族的本真、藝術的原光,是人類共同的資源和偉大的財富,幾十年來,我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動。」在這種吸引與感動之下,亞平充分利用書法線條的曲直、剛柔、粗細、澀疾等大膽地對比變化,書刻形式突破古典書法書寫的章法秩序及認讀清晰的恪守,強化書法線條藝術的空間運用與發揮,知白守黑,顧盼生情。試以博大精深的線條藝術與淳樸簡潔的紫砂器皿融匯一體,力圖用現代書刻形式美的藝術構成打破固有的陳舊範式。尋求一條傳統與現代契合的道路,使其形式張揚個性,個性體現時代精神。

 

對亞平而言,藝術符號是一種有別於文化符號的特殊符號,他的作品關注的不僅是文字作為傳統符號的文化意義,而是陶刻作為藝術符號的純形象形式的意義。他要通過文字這一傳統文化符號,既揭示文化符號與藝術符號的關係,也揭示藝術與形式的內在聯繫。這點,是王亞平把文字符號轉化為現代藝術符號的一個根本步驟。在他看來,符號的主要功能是將經驗形式化並通過這種形式將經驗客觀地呈現出來。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應具備這種「形式」的功能,有了這種功能,藝術家才能充分地表達對事物的獨特認識與情感,作品才能具有獨特的藝術面貌。

 

王亞平在長期的紫砂藝術創作中不斷地加深對紫砂材質屬性的感覺和認識,摸索出一種能適應自己作品的意義呈現的陶刻工藝手段,並利用這種工藝手段進行了多種的藝術實踐,從而不斷地豐富了陶刻的形式內涵。而他獨有的人文精神也深深地滲透到紫砂載體的製作與運用之中,文字陶刻也由此成為他的文化符號轉換為當代藝術符號形式最重要的表達話語。

 

亞平紫砂藝術作品的魅力,就在於他緊緊抓住了從文化符號到藝術符號的轉化這一重要環節,構成了一個既具古典抒情情調,又具現代哲學內涵的藝術生命體。使他運用紫砂創作作品時能穿越形式的層面,而深入文化的層面,通過更加寬廣的文化視域解讀民族的文化資源,讓紫砂不僅僅作為一種材質,更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得以推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的作品不僅步入了百姓家庭堂室和公共建築空間,近年來亞平書法紫砂陶刻藝術,還在探索與環境工程裝置藝術結合,走向城市、鄉村環境建設空間。他的作品有的甚至高達六米,二十多米長。給人以奮發昂揚之韻、雄健偉岸之氣、渾然天成。他能創作出這些既是我們熟悉又如此不同於以往的紫砂陶藝作品,就不僅僅是表層地挪用文化符號這麼簡單的事了。

 

▎獲獎
2001年作品“方正系列”獲“第一屆全國陶瓷藝術與設計展覽和評比”優秀獎;(最高獎項,北京)
2001年作品“方正系列”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杭州)
2002年作品“幽雅茶台”獲“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銀獎;(龍泉)
2003年作品“源遠流長”獲“世界陶瓷文化廣場環境陶藝雕塑”采用獎;(全國共5名)(佛山)
2004年作品“方正系列”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 ;(江蘇共入選2名)(中國美協·上海)
2005年被授予“二十一世紀中日書畫名匠”作品特編入“名匠全集”;
2007年作品“荷系列”陶盤獲“江蘇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07年作品“大江東去”獲“江蘇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07年作品“秋月春風”掛盤獲“首屆中國紫砂裝飾大獎賽”金獎;(宜興)
2008年作品“大器”獲“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銀獎;(北京)
2009年作品“屹立”獲“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杭州)
2009年作品“看今朝”獲“中國陶瓷琉璃藝術大獎賽”銀獎;
2009年作品“三友系列”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江蘇共入選5名)(中國美協·廈門)
2009年作品“方·圓”榮選“天花爛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佛教藝術珍品薈展”;(無錫)
2010年作品“萬八千歲”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蒲田)
2010年作品“博”榮選“上海世博會·中華藝術·國家大師藝術珍品薈展”;
2010年作品“方圓之韻系列”獲“江蘇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金獎;
2010年作品“方圓之韻系列”獲“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金獎;(佛山)
2010年作品“四君子壺系列”獲“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銀獎;(佛山)
2010年作品“日月山川”獲“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銀獎。(佛山)
2011年作品“唐詩系列掛盤”獲“江蘇藝博杯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銀獎。
2012年作品“亞平提梁壺”在“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13年作品“三友系列花盆”獲第七屆“中陶獎”中國陶瓷產品設計大賽金獎。
2013年作品“扁方系列紫砂壺”獲第七屆“中陶獎”中國陶瓷產品設計大賽銀獎。

 

▎代表作
《大器》、《亞平提梁 》、《方魂系列》、《托起明天的夢》、《四君子系列》、《上新橋壺》、《珍竹提梁壺》、《騰飛》